宛均 陳2019年10月4日本是臺灣生,不同臺灣味「唐山過臺灣」一句話開啟臺灣多元民族的組成。十七世紀以來,源自漢族的閩南裔和客家裔陸續遷台,加上本來就生活在寶島上的原住民,圓滿了一個美麗的「福爾摩沙」。在生活環境相似的情況下,由農作物直接影響的飲食文化,讓「米食」為根本的臺灣人,產生了各具特色又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臺灣味。
宛均 陳2019年10月3日做粿的年代:文學裡對草仔粿的書寫「現在做草仔粿很簡單,不必磨米漿,有現成的糯米粉,連艾草或鼠鞠草都已被磨成粉出售。 」作家方梓在〈草仔粿與清明節〉一文中如此寫著。「又沒人要吃,今年不必做了!想吃,我去買來便是。」高知遠的〈阿嬤的包仔粿〉一開頭,亦寫出現代人大多不做粿了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