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市的機車後座
- 宛均 陳
- 2020年1月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0年1月9日
撰文/廖子維 攝影/陳宛均
記憶中兒時的假日,母親總會起個大早到市場採買一些蔬果,因為只有這個時候不用趕著去上班,可以悠閒地逛在住家附近的幾個早市。在母親的腦中總有幾個「特定」的攤販,每次只要到那裏買東西就有便宜貨,像是在市場入口的中藥行,母親一定會去那裡買些進補的食品,好在冬日煮一鍋超優質的火鍋湯頭,這時,再煎個蘿蔔糕就是絕配了。

比起平日母親接送我放學去的黃昏市場跟生鮮超市,我更愛在假日早起陪母親逛早市,因為早市有一股生機蓬勃的生命力。「菜頭一斤40喔!」、「來喔!來喔!尚青的青菜喔!」店家那種大聲吆呼的嘶喊,準備好要將今天架上的貨全數清空,而每個來買東西的客人,也以雙眸環顧四周,伺機而動,一窩蜂上前搶便宜去。這樣的景象我總覺得有趣,坐在母親機車後座,她的雙腳會懸在空中,緩慢行駛在兩側都是攤販的夾道中,不時會跟我說要買什麼,請我幫忙注意哪裡有賣。
但是,總有幾家店是母親一出門就已經列好的清單,她總會順著必買食材的路程逛一趟,沿途間不經意地買些水果或是我想吃的零食,一趟下來說是省荷包,大部分還是先滿足我的口腹之慾,無意間就多了好幾筆支出。但是,有間做粿的店,是母親每回到早市採買後必定會繞來的店,裡頭什麼古早味都有,而且都是每天現做的手工美味,因此太早來還不見得出爐了。母親總會買一份剛出爐的菜頭粿,這樣當天的午餐或晚餐就有著落。
有時,母親的機車還沒到店家的門口,我就已經看見白色的煙霧衝出屋頂,再近一點就可以聞到蒸籠剛出爐菜頭粿的味道,清淡的米香在空氣中混合氤氳的水氣直衝鼻內,頓時神清氣爽、眼睛為之一亮,一旁的老闆正準備蒸第二爐港式的蘿蔔糕,將米漿與配料混合的過程好似在拉一杯特大的咖啡拉花,兩者漿狀混為一體,慢慢暈染開來的畫面讓人看了療癒不已,看出神的我還被母親「回家了」的一聲呼喊給嚇著。
後來,日子是越來越忙了,時間幾乎都分給了學校和朋友,假日有時也很少回家,這樣早起出門去早市逛街的光景不再,直到有一次放連假,因為前天太晚睡而失眠起床,母親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市場,我才有這機會回她:「我載妳去吧!」
想知道更多呷捌捌陸和臺灣小吃👇👇👇
댓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