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來一盤,阿嬤的蘿蔔糕
- 宛均 陳
- 2020年1月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撰文/歐柔維 攝影/陳宛均
老一輩的人喜歡多子多孫的大家庭,動輒就是四五個孩子,為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們,舊時代女性通常在家務方面有「以一抵百」的功力,我阿嬤就是標準裁縫、打掃、照顧孩子一把罩的高手。在其中最有印象的卻是阿嬤媲美「總舖師」的手藝,三杯雞、鹹蛋苦瓜、筍乾豬腳……拿手好菜不計其數。但,唯有蘿蔔糕即使煎得金黃酥脆、香氣四溢,仍是我的飲食黑名單。

「阿嬤牌蘿蔔糕」指的當然不是買外面現成的蘿蔔糕回來煎熟,而是遵循古法製作:先用石臼將浸泡一晚的在來米磨成米漿,再把切好的蘿蔔絲、香菇、紅蔥頭酥拌炒調味,最後將所有材料混合大火蒸熟。雖然做法看起來不算複雜,但在大爐前面的阿嬤看起來總是無比的專注及溫柔,好像將鍋內一個個「蘿蔔頭」看成自己的子女。
小時候的孩子總是盼著長大,感受不到時間的飛逝,我也一樣;但在原本高大壯碩的阿嬤身上,我卻清楚地看到歲月的殘酷。為了保佑長時間頭痛的哥哥恢復健康的身體,在我國中時期阿嬤開始吃齋茹素的生活,也許是虔誠的祈禱湊效,哥哥的病痛消失了,但阿嬤原本因為勞動而健壯的身體,慢慢地出現高血糖、骨刺、神經沾黏等病痛,一年又一年有了消瘦老化的跡象。
在我的回憶中,只要一到做蘿蔔糕的日子,總會在凌晨四點的睡夢中被吵醒,看到穿戴整齊阿嬤準備出門買菜,那時候她會精神奕奕的跟我說:「再睡一下呀,還早。」但在經歷大大小小的病痛後,「阿嬤牌蘿蔔糕」已經成為限量版美食,也讓原本討厭蘿蔔糕的我希望可以年年看到它的出現,因為對我來說,蘿蔔糕盛盤上桌是阿嬤身體健康的最佳證明。
想知道更多呷捌捌陸和臺灣小吃👇👇👇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