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是砒霜,亦是蜜糖
- 宛均 陳
- 2019年9月1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撰文/王姿云 攝影/陳宛均


月餅烘烤前,先在月餅上壓印幾下,讓烘烤時月餅不會因壓力過大導致表皮破裂。
一開大門,誘人的麥香味撲鼻而來,我心想:媽媽又在忙烘焙了。果不其然,廚房傳來碗盤碰撞聲,媽媽探出頭來笑著說:「妳回來啦!」
自從媽媽轉行進了烘培業後,家中有了一些改變,最明顯的就是廚房多了大大小小的烘焙用具,烤盤、模具、攪拌機等應有盡有,時常添了股濃郁的烘焙焦香,桌上也放著一袋袋的可口糕餅。但對我而言,早餐成了不定時炸彈,變得多元又單一,端看媽媽前天做的食物是一種還是多種,若只做一種,那接下來三天的早餐可想而知──沒得選擇。
在眾多糕餅中,我最不喜的就是綠豆椪。這些圓滾滾的傳統月餅裡,有著綿密的多層餅皮,還有著綠豆餡混搭肉燥的鹹甜口感,就像冰水和熱水都有各自的特點,相加卻成了平平淡淡的溫水一樣,我恰巧是那個喜歡冰水和熱水、卻不怎麼喝溫水的人。尤其到了中秋節前夕,媽媽總會叮囑我千萬不要買外面的月餅,自己做的便宜又健康。於是趁著中秋節連假回家的我,只能面對媽媽大量製作的綠豆椪,再眼睜睜看著它們成為明天的早餐,以及接下來一週在學校的點心或宵夜。
說起這件事,真的是又感動又為難。媽媽總擔心我不會照顧好自己,離家前都會勸我多帶點糕餅,留著當早餐、點心或宵夜,然而我對糕餅的喜愛程度差強人意,拿多了也吃不完,導致每次收拾行李好似拔河一樣,媽媽不斷嘗試說服我,我則奮力的婉拒她。但是,最後的結局通常都是媽媽略勝一籌。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,我已能預想到回程時,行李被綠豆椪塞滿的畫面。不過,那又如何?鹹甜相兼的綠豆椪是我的砒霜,媽媽濃厚的愛意卻是蜜糖啊。

想知道更多呷捌捌陸和臺灣小吃👇👇👇
Yoruml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