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爆餡綠豆椪

撰文/王姿云    攝影/陳宛均

「叮!」烤箱旋鈕歸零,發出清脆的聲響,我坐在沙發上一如往常的大喊:「媽,你的綠豆椪好了!」這時,媽媽就會從書房出來,查看綠豆椪的烘焙狀況。


綠豆椪雖說是臺式月餅的代表,但我們家製作它可不是因為過節,而是媽媽為了考取「中式麵食加工丙級酥油皮、糕漿皮類」證照而做的努力,每一次都得從配方的計算開始,從麵粉與油的比例、肉燥的配料到最後每個餅的重量,紙上的數字將決定最基礎的成敗。但這還只是開始,在材料一一秤好後,就是一場不見煙硝的大戰,不僅需製作油皮、油酥、綠豆餡和肉燥,更要依比例分配重量並進行包餡,最後是修飾外型送進烤箱。這期間每一步都得格外小心,兼顧所有小細節才能製作出完美合格的綠豆椪。


媽媽練習綠豆椪的頻率很高,就算是在外地讀書、不常待在家中的我,也見過不少次廚房裡忙碌的身影。有時,我會幫忙打打下手,因為媽媽總是會多做幾盤送親戚朋友,製作工程繁瑣又耗時,看不過去的我只好擼起袖子加入其中,協助一些不用技巧的秤重工作。這段合作的時光像是另一張飯桌,我們漫無目的、輕鬆的聊著天,媽媽向我分享中式麵食的考核標準,如底部不能焦黑、不能超重、餡料不能爆出來等等,我則像個好奇寶寶般,似乎又重回幼兒時期,腦中總有無數個為什麼。


說起備考中式麵食證照對我們家最大的影響,大概就是多了永遠吃不完的糕餅吧,只要烤箱一響,我就知道明天的早餐不用愁了。剛出爐的綠豆椪散發出濃濃的麥香,圓滾滾的外皮受熱均勻,呈現可口誘人的米黃色,張嘴咬下可以感受到多層次的酥皮口感,混合著鹹香的肉燥和甜蜜的綠豆餡,沙沙的在口中翻滾。


在媽媽結束術科考試的隔週,我回了家一趟,問起考試結果時,卻被告知因考場冷氣太強導致油皮不夠濕潤,綠豆椪在烤箱中爆了餡,被判不合格。看著媽媽有些沮喪的神情,我對她說:「那這次媽可以教我做不會爆餡的綠豆椪了。」


想知道更多呷捌捌陸和臺灣小吃👇👇👇

IG粉絲團連結:

https://instagram.com/tsiah886?igshid...

FB粉絲團連結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siahbabalo/

YT連結: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c7ZmY2i0fBCzu7SH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