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均 陳2019年12月2日這樣的爆米香不叫爆米香吳念真的〈呼喚記憶的米香老人〉中如實的把傳統米香車的工作模式呈現給現代人得知,以前的米香記憶是那遠遠就傳來的聲音,是那盛著米粒的鐵鍋鐵碗,也是那一聲「砰!」之後的甜蜜滋味,如今,這樣的記憶對生活在都市裡的小孩來說似乎消失了。
宛均 陳2019年11月28日爆不走的友誼也許會再相聚某次全家出遊時,來到風景區踏青,周圍各品種的繡球花綻放,七彩繽紛似朵朵煙花盛開,僅是看一眼便讓人目眩神迷。突然,一個粗獷男音帶著丹田之力吆喝著「要爆了啊!」,隨後「碰!」的一聲驚動四周拍照的人,而害得眾多網美花容失色的「罪魁禍首」正是一輛裝著爆米香壓力桶的卡車。
宛均 陳2019年11月25日美味入樂!文學中的米香聽見臺灣「囡仔歌」臺灣的「囡仔歌」加入食物增添風味的不在少數。「臺灣飲食文學教父」焦桐就曾在《味道福爾摩沙》中的〈爆米香〉篇提到兩首臺灣童謠,其中一首〈新娘水噹噹〉是這樣唱的:「新娘新娘媠噹噹,褲底破一孔,後壁爆米香,米香沒人買,新娘跌到屎溝仔底。
宛均 陳2019年11月21日是哪裡傳來的米香?「呷飽未?」一句在臺灣農村社會裡時常出現的日常問候語,在鄉間小路、阡陌水田之間,迴盪多少年頭。俗語說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,表達出社會上雖有形形色色的人們,卻同樣被台灣這塊土地孕育著。
宛均 陳2019年11月18日西方有爆米花,我們有爆米香「要爆囉──」爆米香師傅大喊著,小孩子紛紛摀住耳朵,興奮地伸頭瞧著壓力鍋裡迸發出白花花的蓬鬆米香。這般熟悉的聲響與米香味已在臺灣流傳甚久,但似乎沒人留意過,爆米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