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均 陳2019年11月3日小兵立大功:小小牡蠣的一生在臺灣有許多的傳統小吃與夜市美食都與「蚵」脫離不了關係,從蚵仔煎、蚵嗲、蚵仔麵線等等,形塑出臺灣海洋島嶼的特色飲食,根據科技院的專題報導指出,牡蠣是貝類中產值與產量都第一的漁產品,牡蠣不僅僅影響著臺灣人吃食的習慣,相關牡蠣的產業也因應而生。
宛均 陳2019年10月31日撲朔迷離的蚵嗲歷史,看看各家怎麼說談起臺灣蚵嗲的由來,有一個傳說與鄭成功來臺密切相關。相傳當時鄭成功軍隊自福建抵達臺南安平北方的鹿耳門溪口,採取圍城政策攻入臺南,逼使據地的荷蘭軍投降時,糧食短缺已迫在眉睫,尤其在收復普羅民遮城後不久適逢端午節。
宛均 陳2019年10月28日老祖宗的智慧:閩南語俗諺中的食物經驗談「在過去的年代,想吃蚵爹,得要耐心等到秋天以後,原因不是夏天沒有蚵仔,而是古早留傳下來的自律精神,因為夏天吃油炸的東西容易上火,有礙健康,民眾多遵從長輩留下來的傳統,夏天不吃上火的東西,畢竟那個時代,醫療資源匱乏,保養身體是重要前提,否則就是自找麻煩。」
宛均 陳2019年10月24日好漢仍提當年勇!從蚵嗲回憶軍旅生活男人群聚在一起時,總喜歡把酒言歡,也不知怎麼的喝著喝著,非得炫耀自己的「當年勇」。尤其是我們父叔輩的那群,每年中秋節時,講當兵回憶已經成為老爸及三五好友的例行公事,邊吃著烤肉,當年賴叔叔遭逢兵變、陳阿伯踩到狗屎仍成為「金馬獎」得主等事蹟總會被一一被爆料出來。
宛均 陳2019年10月21日蚵嗲的「蚵仔」與牡蠣、蠔是同種生物嗎?四面環海的台灣,海產資源豐饒,尤其是「蚵仔」的存在,更間接推動了小吃的發展,「蚵仔煎」、「蚵仔麵線」、「蚵嗲」等美食滿足人們的味蕾。但海鮮貝類萬萬種,台灣的「蚵仔」又跟「牡蠣」、「蠔」有什麼關係呢?